陈晓春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0-09浏览次数:3264

陈晓春,男,德国蒂宾根大学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外一级学科骨干。曾先后担任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主任、主任和西方语学院副院长等职。上海市翻译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德语学科组委员,上海市紧缺人才“小语种(非英语语种)”培训工程德语专家,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应用德语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上海电机学院德语本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常熟理工学院兼职教授,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理事。

 

学历教育/进修与访学

1972.04-1975.07,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系学生;
1982.10-1985.03
,德国汉堡大学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89.04-1992.03,德国蒂宾根大学学习,获博士学位;
1995.10-1995.12,德国科隆大学访学;
1997.04-1998.03,德国拜罗伊特大学进修和访学;
2001.07-2001.09,德国蒂宾根大学访学。

工作简历

1975.08-1982.09,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师;
1985.04-1987.03,上海外国语学院德语系讲师;
1987.04-1989.0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翻译;
1993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
1998年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
2007年起,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生导师。

课程教学

德语精读:本科四年级;
语言学概论、德国文化和历史:硕士研究生;
语言学: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德语语言学,德国文化和历史

科研项目

1 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德语语言学词典》(项目主持人);
2 德语本科三年级教材编写(省部级项目,项目主持人)。

主要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著作名,出版社,出版年,个人排名)

1.《传教和殖民政策》(德国汉堡科涅克出版社,1992年,单独);  
2.
《德语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单独); 
3.《德语史概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单独)。

编著:(编著名,出版社,出版年,个人排名)

1.《最新德语语法学练与指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一编者);
2.《德语实用语法》(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年,82.7万字,独编);
3.《德语动词ABC》(外语教育和研究出版社,2011, 50万字,独编)

教材:(教材名,出版社,出版年,个人排名)

《高级德语教程》(上下两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单独)

译著:(译著名,出版社,出版年,个人排名)

1.《黑森林之风》(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主译);
2.《斗邪教亡命天涯》(漓江出版社,2001年,单独);
3.《怎么办》丛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校);
4.《鸽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三译者);
5.《帝国的崩溃》(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单独); 
6.
《神圣罗马帝国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二译者);
7.《阿多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单独);
8.《义和团文献资料汇编德译文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译者)

翻译类(单篇):

1. 1982.6     尼罗河                  《地理杂志》;
2. 1986.5    西德零售业之王“阿尔迪” 《世界之窗》;
3. 1986.6    千姿百态的广告艺术       《世界之窗》;
4. 1986.7    中国的环境污染亟待改变   《编译参考》;
5. 1987.2    奥地利国家歌剧院舞会     《世界之窗》;
6. 1987.3    珠宝业中的佼佼者         《世界之窗》;
7. 1987.3    侦探迷在这里得到满足     《世界之窗》;
8. 1987.4    与狼为伍的德国人         《世界之窗》;
9. 1987.5    世界旅行冠军争夺战       《世界之窗》;
10. 1988.3    每周要举起两辆坦克       《世界之窗》;
11. 1988.5    报业大王默多克           《世界之窗》;
12. 1988.6    网球女新星               《世界之窗》。

 学术论文:(均为单独撰写)

1. 联邦德国史学界近况(《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5);
2. 一桩悬而未决的历史公案(《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1);
3. 文化名城图宾根(《联邦德国研究》,1993/1 );
4. 阵痛中的原东德高等学校(《国际观察》,1993/1);
5. 德语的世界影响之变化(《联邦德国研究》,1993/2);
6. 德国统一后东部人的困惑和忧虑(《国际观察》,1993/2);
7. 骑士、城堡和骑士文学(《联邦德国研究》,1993/3);
8. 德国城市的街名和写法 (《德语学习》,1993/3)
9. 两德统一过程中产生的语言现象 (《德语学习》,1993/4)
10. 谈谈außer的用法 (《德语学习》,1993/3)
11. 德语中的男尊女卑现象 (《德语学习》,1994/4)
12. deutsch的大小写及其用法 (《德语学习》,1994/5)
13. 德语中名词的构成形式(上)(《德语学习》,1994/6)
14. 德语中名词的构成形式 下)(《德语学习》,1995/1)
15. 德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史学月刊》,1993/5);
16. 德国关于一战责任的论争(《世界史研究动态》,1993/6);
17. 德国调整安全政策的原因(《国际观察》,1994/1);
18. 
布吕宁的“总统内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6);
19. 由《辛德勒的名单》引起的话题(《国际观察》,1995/1);
20. 瓦格纳文化节和瓦格纳(《德国研究》,1995/1);
21. Tschüs的由来和它的应用范围  (《德语学习》,1995/4)
22. 德语中猜测的表达方式 (《德语学习》,1995/5)
23. 德语谚语中的专有名词 (《德语学习》,1995/6)
24. 德语中源自法律和刑罚的词和习语 (《德语学习》,1996/2)
25. 德语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外国语》,1996/1);
26. 本恩作品在中国受阻的原因(《研讨会论文汇编》,1996年);
27. 德国大学的现状和改革措施(《国际观察》,1996/5); 
28. 德语的语序及其修辞作用(《外国语》,1997/4);
29. 德国东西部的语言差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4); 
30. 锲而不舍,大器晚成——冯塔纳走上文学道路的过程(《日耳曼学论文集》第2辑,1998年);
31. 本恩:诗人?沉默者?纳粹分子?(《日耳曼学论文集》第2辑,1998年);
32. 对讲解德语动词时态功能和用法的几点思考(《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学报告会论文集》,1999年);   
33. 
争论性对话中的连贯(《外国语》,2001/4);
34. 基督教和德国文化(《日耳曼学论文集》第3辑,2004年);
35. 近代早期德国乡镇中的婚姻习俗(《日耳曼学论文集》第3辑,2004年);
36. 多姿多彩的巴洛克文化(中华读书报,2006.8);
37. 谈神圣罗马帝国后期宗教文化的形成及其后续影响(《德语学习》,学术版,2009年第1期);
38.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后期宗教文化及其影响《文化视角下的欧盟成员国研究:德国》,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9. 在多种语言中寻求突破和生存的徳语 (《德国研究》2010年第4)

联系方式xchen0115@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