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感动——记卫茂平教授二三事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08-05浏览次数:244

清晨的松江校园,安静美好。在三教楼通往四教楼的小路上,你也许偶然会遇到这样一位先生:他衣着朴素、身形瘦削、头发已见花白、但气度儒雅、目光里透着敏锐、执著和善意。他就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卫茂平教授——一位学生心目中的师者典范,一位同行后辈眼中的学者楷模。
卫教授于1989年获得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后,毅然选择回国报效,是上外较早的海归学者。他是中国德语学科的领军人物之一,长期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尤其在中德文学关系研究领域成绩斐然,曾因此荣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迄今他已出版学术专著3部、文学与哲学译著31部、论文40余篇。他还完成教育部科研课题5项,培养博士22名、博士后1名。他指导的博士论文,1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卫茂平教授本人因工作成绩突出,荣获2010年“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
有人说:好的师者如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卫教授便是。他话语不多,即使在他最擅长的专业领域亦是如此,因此给人不善辞令的印象。然而每到关键处,他只寥寥数语,便切中要害,让人豁然开朗。同学们戏称,卫教授有一种超能量,他上课时声音不高,但总能引人侧耳细听;他辅导论文总用最温和的商量语气,可给出的建议和指点却总让人茅塞顿开。他总是以平和的方式娓娓道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他们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他常说:“大学的意义在于培养更多具有理性思维、人文情怀和理想主义信念的人。”
学术和教学之外,卫茂平教授还承担着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忙碌是他留给很多人最深的印象。有人惊讶于卫教授瘦弱的身体里蕴藏的能量,奇怪他如何能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领域都举重若轻。有人向他请教如何协调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之间的矛盾,他淡然一笑,谦和地说:“就像跑马拉松,要分配好力量,然后把自己融入节奏中。”
在同事眼中,卫茂平教授是公正、无私、勇于担当的领导者,更是豁达、坦诚、乐于助人又坚忍克己的事业伙伴和良师益友。他达观、朴素的生活态度和严谨、执著的治学精神感动并激励着身边的年轻人。他们向他倾诉生活、事业中的烦恼羁绊,他不但是耐心的听众,而且常以长者的经验、见识和智慧给他们以善意的点拨。而事实上,卫教授自己承受的重负少有人知。三年前,他的妻子突然患病,渐渐导致行动障碍。从那时起他便承担起了全部家务和照料妻子的责任。然而三年来,他从未因为妻子的病而耽搁任何一项工作。德语系教学科研水准的稳步提升与学科建设的长足发展凝聚了他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繁忙的公务之余,卫教授悉心照料病榻上的爱人,用乐观、坚强和爱为妻子撑起一片蓝天,而他内心的愁苦,也许全化在了那份“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爱情里。
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映衬出卫茂平教授的品格与情怀,其间自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也正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