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外召开

发布者:周方发布时间:2016-05-10浏览次数:1180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德之间的学术交流,也为了促进德语高端学术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尼采研究及其跨学科研究和中国日耳曼学哲学之维的发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在德国洪堡基金会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大力协助下,于2016 414-417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了“‘尼采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德学者、中德高校硕、博士生50余人与会。其中包括:上外党委书记姜锋博士、柏林自由大学汉斯·费格尔教授(Hans Feger)、柏林自由大学汉斯·布里特纳赫(Hans-Richard Brittnacher)教授,同济大学孙周兴教授、赫尔穆特·海特(Helmut Heit)教授、赵千帆、余明锋和施显松副教授,复旦大学刘炜与吴勇立副教授,浙江大学范捷平教授和刘永强副教授,南京大学李双志副教授,上外卫茂平教授、陈壮鹰教授、王志强教授、胡凯教授、陈新力老师、王蔚副教授、马佳欣副教授、梁锡江副教授、周方副教授、郑霞博士、李益博士、王羽桐博士、黄艺博士和谢娟博士,柏林自由大学7名中德博士生和我校硕、博士生等。谢建文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并与费格尔教授共同主持了会议闭幕式。

415日的会议开幕式上,姜锋在欢迎辞中谈到,尼采的思想今天仍深刻影响着我们,对现代社会中人的个体性理解和个人的责任意识等,都有显在的刻写作用。因此,本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费格尔教授非常感谢上外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认为这次会议会对中国和德国的尼采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陈壮鹰教授从哲学和学术研究的关系角度,论述了尼采研究的重要性;同济大学哲学系孙周兴教授幽默地探讨了数字“3对尼采和尼采研究的特殊意义;卫茂平教授则推介、分析了三本有关尼采的书籍:例如,1944年出版的《从叔本华到尼采》——这是最早一部有关尼采研究的中文著作。

在研讨会的展开过程中,费格尔教授在题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尼采的跨界性”报告中认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尼采思想中的一对重要概念。这两者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具体化的人两种基本冲动的和谐统一。《悲剧的诞生》这部作品已经预示了尼采对叔本华悲剧哲学的背离。在尼采思想中,人们可以观察到哲学思考的身体性,而“身体”这个概念在之后的现象学中又得到了深入研究;范捷平教授在关于“阿尔弗雷德的尼采接受之异质性”报告中谈到,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öblin)对尼采哲学的探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以《权力的意志》为例,德布林批判尼采作品缺少系统性,指出尼采思想的危险性;2. 对尼采道德学说的批评;3. 对尼采作品和“此在”的思考。布里特纳赫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尼采的深渊思想——永恒轮回作为阿尔弗雷德·库斌(Alfred Kubin)作品《另一面》中幻想的结构元素”。捷克艺术家库斌作为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1909年出版了代表作《另一面》。书中附有大量插图。作者描述了各种梦中的世界,充满了幻想、恐惧和幻觉。这部作品也充分体现了尼采“永恒轮回”的思想;赵千帆副教授的报告题为《从精神到自由思想》,内中阐述了尼采与法国心理学家之间的关联。赵教授认为,法国心理学和文学作品中的范式转换,在尼采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下午的讨论中,海特教授围绕尼采的名言“上帝之死”展开了他的论述。他在报告中指出,尼采并不是宣称“上帝死了”的第一人,之前已有黑格尔等哲学家提出类似论断。该如何评价尼采的“上帝之死”?海特教授在文学语境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尼采对上帝的兴趣并不源于神学,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上帝之死”和对基督教的批判密不可分,但并非完全一致。尼采将“上帝已死”视为一种文化可能性及其危险的后果;刘永强副教授阐释了文学历史语境中尼采的语言批评观。刘教授认为,文学和哲学具有共通之处,对尼采而言,不是理智,而是语言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相关联。柏林自由大学的博士生娜塔莉·沙曼(Nathalie Chamant)在其报告《本雅明和尼采:梦的语言》中介绍了尼采作品和思想对本雅明的影响以及二者对梦的隐喻和文学创作;博士生朱可佳的报告题目是主观思想家的形式与风格——试析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间接沟通艺术”。报告人认为,尼采平生和克尔凯郭尔几乎从未有过交集,但他们身上有诸多共同之处:他们孤独的生存状态,以个体全部存在和主体激情为媒介的思考方式,对写作形式和辩证法的极度重视,阐释方式的细节处与作为作家的自我认识层面等;博士生张硕在其报告“酒神音乐作为一种诗学纲领——尼采与弗•施莱格尔的音乐诗学观之比较”中对尼采与作为早期浪漫派诗学代表的弗•施莱格尔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酒神音乐”与“音乐诗学”之异同,并展现了酒神的音乐天才与浪漫的诗歌天才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早期尼采哲学中所隐含的诗学观;博士生张若玉博士在其报告“尼采对本恩早期作品的影响——‘紫罗兰的波浪一诗为例”中,讨论了戈特弗里德·本恩在感知世界以及艺术创作方面所受尼采思想的影响,揭示本恩如何在其早期诗作中将尼采思想中两种相对立的艺术力量——“酒神精神日神精神和谐地统一起来。

  

416日的研讨中,李双志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颓废与颓废派的合二为一——比较尼采与托马斯·曼的自恋情结”。该报告以托马斯·曼的自恋情结为例,分析了德国颓废派与尼采的哲学及美学思想之间密切的联系性;博士生程林的大会报告涉及尼采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中国早期的文学译介。报告人认为,早期中国读者(从肇始到1949 年)非常重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政治价值。那时中国大多数的尼采译介者都是作家(或曰知识分子)。他们对尼采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译介是一种对尼采文学、美学、哲学和政治的总体译介,而这种译介比单独的文学译介具有更宽泛的维度和广度;博士生徐胤的报告主题是“论尼采和弗洛伊德的写作风格”。报告人认为,尼采语言较为奔放、激进和具有攻击性,而弗洛伊德的语言则显得理性、内敛和克制。但两者的风格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余明峰副教授在其报告“尼采如何使用锤子进行哲学思考?”中,与大家分享了尼采使用锤子进行哲学研究的七个维度:例如,第三个维度:有力量摈弃一切个人欲望从而为一种理想献身的人他就是自由的。第四个维度:生活中最大的满足就是意识到应尽的义务。第五个维度: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人用生命所创造的价值却可以长存;博士生黄晶在她的报告“什么是尼采的悲剧情感?”中,详尽解读了尼采的悲剧情感,充分诠释了贯穿尼采学术始终的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


上述报告,往往引起与会者热烈的提问与回应。这次研讨会的一个特点就是讨论的时间比较充分。大家就尼采在文学中的接受、尼采与法国心理学的关系、梦的美学意义、弗洛依德与尼采思想关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研讨会的学术议题涉及诗哲之间,颇具新意,讨论深入,尤其是青年学人的学术成长姿态喜人。哲学与文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也对我校德语学科发展具有促进意义。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作为会议主办方也赢得与会者一致誉。

(德语系)